木铎古典工作坊第4期:诗可以群?文人集会结社及其功能性书写
发布时间: 2024-12-04
2024年11月30日上午,线上百家乐-百家乐在线游戏
古代文学研究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木铎古典工作坊第4期,题为“诗可以群?文人集会结社及其功能性书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辽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本期工作坊由线上百家乐-百家乐在线游戏
古代文学研究所吴沂澐主持。 致辞环节,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颜子楠介绍了木铎古典工作坊的举办背景和初衷,指出该工作坊与系列讲座均为古代文学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品牌活动。系列工作坊旨在为年轻学者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助力青年学人的成长。本次工作坊意在讨论诗人集会和诗歌的功能性问题,希望此次工作坊能够让青年学者与同学们积极交流,相互批评探讨,使大家都有所收获。 引言环节,吴沂澐介绍了自己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程式化写作的关注与思考。诗歌的程式化写作一直以来饱受批评,而程式化书写恰恰又是推动诗歌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如何理解文人集会中进行的功能性写作?在诗歌的整体发展脉络之中,不同时代集会中文人的身份和创作语境如何?吴沂澐希望本次工作坊能够梳理出不同时代集会活动下的文人写作特征,以及对文人创作的功能性问题进行再探讨。以南朝赋得诗为例,吴沂澐分析了赋得诗的写作内容,以及从齐梁至陈代赋得诗的写作转向,继而说明文人和集会之间的双向意义。宫廷、集会语境下的赋得诗创作是文学性游戏,追求技巧的倾向发展到极端。这也导向一个疑问:诗歌的本质是否是抒情?既有研究对诗歌的功能性是否有些苛责? 辽宁大学线上百家乐
陈济川以宋代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回应了吴沂澐提出的一些问题。陈济川认为,集会和结社文学是应体文学的重要代表形态,并且对应体文学提出界定,辨析了应体和非应体文学的区别。陈济川指出在传统的以文学为本位的评价体系中,古人和今人对应体文学多持否定态度,其实对于非纯审美的应体文学应该采用纯文学之外的评价体系去考察。陈济川强调功能性书写是应体文学的重要价值所在,应体文学发挥着交际、政治、娱乐、竞技等多重功能,对宋诗的日常化、谐谑性、重法度等风貌的生成具有积极意义。陈济川梳理了在几大文人集团的交替中演进的北宋文学,关注到宋代重要作家作为文人集团或文学流派领袖的身份特征,并提及南渡以来蔚然而兴的结社风潮。陈济川最后回扣工作坊的主题,认为不唯“诗可以群”,诗学亦可以群,本次工作坊正是一次以诗群、以学群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润英主要探讨了集序书写与“后七子”复古文盟的建立、扩张和瓦解。王润英同样认同文的功能性应得到学界更多的重视,并以书序文为例阐释了对于“诗可以群”的理解。序的基本文体功能是“序作者之意”,在“后七子”早期,领袖人物充分发掘和利用集序的阐释空间,通过强势掌控文意来阐扬文盟的文学思想。中期则借助构件化书写来建立文盟的经典思想,即规模化撰造和重复搬用“格调说”“重修辞”等文盟内部的专属构件。尽管千篇一律的书写受到诟病,但标签化的文学思想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晚期,王世贞独自携领文盟,为培植继承者和文盟后续发展所计,其集序书写遭遇了新的语境,吸纳异调的同时,“后七子”文盟也被逐渐稀释和解构。最后,王润英就集序在“后七子”文盟建立、扩张和瓦解中的功能性进行总结,认为透过此类研究,利于我们将文本还原至其生成情境下去观看,深层理解文本的功能意味,在主流文学史叙事外发现更精细的文学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线上百家乐
胡媚媚主要关注清代文人的结社活动及诗学观念。“社”作为级别很高的文学活动,参与者表现出相近的诗学宗尚和审美追求。清代诗社数量很多,形成了稳定的诗人群体,社诗总集数量也远超前代。胡媚媚进而陈述了清代诗社的基本面貌和结社方式,涉及社诗总集、结社主体、诗歌创作、唱和形式等等。清初文人常常通过集体创作进行交游、学习,再从中脱颖而出。大体而言,清诗创作呈现出个性被群体性笼罩、遮盖的倾向。至于功能性书写,胡媚媚认为清代社诗创作的功能性并不明显。明末清初的结社带有政治抗争性,随着遗民群体的消失,诗社也很快转向文学性、艺术性、娱乐性更突出的活动。不过,诗社总集的序跋的确包含诸多功能性书写。最后,胡媚媚借助具体事例,进一步阐释了清代结社集会对诗歌题材、诗学观念和地域文学传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影响。 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基于不同时代文人集会的现象进行进一步探讨,也对评议环节涉及的问题进行回应。陈济川以苏轼的悼亡文学为例,区分了悼亡诗、悼亡词和悼亡文三者的内容和功能差异,肯定了从抒情角度理解诗歌的合理性,同时认为应将功能性作为诗歌抒情性研究的补充。王润英对文学集团的政治性目的问题进行补充,阐明文人如何用书写打破和重建秩序。此外,通过对比题画诗和京剧中程式化所受的评价差异,提出未来或许可以发展出新的评价体系来理解明代的文学复古。同时,王润英也联想到了文体功能的流动性问题,书序文承载着评判的权力,然而一旦脱离语境,书序文建立的秩序很可能被诗文评打破和取代。复旦大学古籍所龚宗杰认为考察诗歌程式化的特点,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明代文人集会与固定场合下的特定创作。关于明清时期文人对前代文学传统的承袭,龚宗杰引出“文学记忆”这一概念。已有文本留下某种文学记忆,后来的创作或是推翻既有,或是受既有的启发。明人通过不断模仿和追忆前代典范,产生自己的作品。文人集会结社实际就是在固定的场合内,通过固定主题,要求作家以类似的手法表达相近的内容。明清文学具有社交性特征,集体性和功能性也反过来要求文人创作更具有规范性。规范性中,汇聚了文本的过去和将来,也更吸引学者去关注文本的技法和程式。 最后,吴沂澐进行总结,归纳了各位与会学者对于“诗可以群”这一概念在社会、政治、文化研究方面的延展性。同时,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次议题仍留存有较大的阐释空间,因此决定在明年继续举办关联议题的工作坊,进一步细化、深化文学功能性的研究范式。 (撰稿:张语诺,摄影:颜子楠)